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地快速崛起,传统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媒体的出路何在?这是媒体人共同思考的一个课题。《林海日报》经过近5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传统纸质媒体必须走一条与新技术、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道路,只有推进多媒体建设,才能在当今媒体日新月异发展的语境下获得新生。
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势在必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力推动新兴媒体发展,推动传统媒体在巩固发展传统业务基础上,加快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转型步伐,抢占发展主动权。积极顺应传播分众化、对象化趋势,紧抓移动互联网发展契机,大力发展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加强各类移动终端建设,走出一条多媒体建设之路。
近些年来,由于网络媒体异军突起,人们接受新闻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报纸等传统媒介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的挤压。由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11年全球传媒产业发展报告》中显示:互联网在全球发展迅猛,其增长速度和品牌价值都在全球传媒产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从2006年到2010年,互联网每年的综合增速持续超过了20%,互联网广告的增长速度甚至更快。报纸、杂志等传统纸质媒体的情形却不太乐观。全球报纸的日发行量从2009年开始下降,2010年已下滑至接近2006年的水平。广告收入也从2006年起持续下滑,2010年全球报纸广告收入比2006年下降了约24%。《报告》中还指出,互联网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从2006年到2010年,中国互联网的经济规模、广告规模每年都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
报纸滑坡趋势已经初露端倪。英国有近60年历史的老牌媒体《卫报》目前已经缩减印刷版业务。2011年12月,继辉煌半个多世纪的《法兰西晚报》停刊,2012年1月,创刊27年的法国第二大经济类日报《论坛报》停刊。美国《新闻周刊》从2013年1月起停止发行纸质印刷版、转而改为数字版。2014年1月1日,上海报业集团旗下日均发行量曾达70万份的《新闻晚报》停刊。
在多媒体格局中,纸质媒体如果不了解媒体发展趋势,固步自封,不求变革,将会被时代所淘汰。进一步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快创新,将一切有利于发展的新媒体表现形式、新技术应用等为传统媒体所用,快速从激烈竞争的市场上脱颖而出,在激烈的淘汰竞赛中迅速守住江山,这才是经营传统媒体需要的心态与路径。传统纸质媒体必须求变图新,坚持自己之所以为之的历史和承担,以自己的责任和理想为定力,顺应形势,开辟更多的媒体形式,进行多媒体建设才有可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二、报纸与网络、新媒体融合,走多媒体发展之路
纸质媒体在纸质传播的同时,与网络融合,打破单向传播的方式,走多媒体发展之路,是《林海日报》经5年实践和探索作出的必然选择。
2009年,内蒙古森工集团(林管局)主管的网站——中国绿网由林海日报社主办后,我们就及时地调整了发展战略,将报纸的内容优势与互联网的技术优势进行融合互补,走多媒体发展之路。报纸借助网站的技术优势,内容得以快速便捷无界传播,网站也借助报纸的品牌、人力和新闻资源优势,传播力、公信力得以提升,收到了信息互动、宣传互动、受众互动、品牌互动的良好效果。
移动互联网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态。中国绿网正着力打造Web2.0多媒体原创互动体系,以网络电视、手机媒体两个新领域为重点,实现从单媒体到多媒体、从单语种到多语种、从有线到无线,从单一新闻发布到多方位拓展,连年取得跨越式发展。
2013年春,中国绿网推出了二维码技术,并将二维码在每期报纸的报头附近显要位置刊出。网友只要用手机扫描电脑中位于中国网站主页右上方的二维码,就可手机登录到《林海日报》手机版,看到最新的《林海日报》新闻。
针对网络电视现场感强、感染力强的特性,从2010年开始,中国绿网实现了视频、音频分享,设置了《多彩兴安绿歌行》、《森林之声》等栏目,把歌颂林区的音乐作品通过视频和MP3的形式让网友一饱耳福。2011年7月,网站实现了专访节目视频录播,9月实现了专访节目异地文字图片实时直播视频录播。
2013年4月,林海日报开通了官方微博。微博是一种新兴起的开放互联网社交媒体,以网络为载体,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短信直接发布图片、视频、消息等,与外界进行开放的对话交流。为充分运用微博媒体,即时引导舆论导向,我们主动开通了官方微博,坚持“推荐旅游,弘扬文化,关注社会,提升形象”的办博理念,立足林区特色,注重原创,不定期发布一些反映林区人文景观的话题,让网友粉丝参与互动讨论。
户外公共文化电子宣传平台是通过现代多媒体运营模式,将新闻宣传、民生资讯和形象广告相结合,更好服务社会大众。2013年8月,位于内蒙古森工集团(林管局)机关南楼院内的户外LED公共文化宣传电子视屏交由报社经营管理。我们及时将这一平台定位为“三个平台”,即新闻宣传平台、民生资讯平台、形象展示平台。 LED户外媒体作为二十一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与传媒相结合的产物,已经成为林区户外动态信息传递和户外LED设置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三、运用多媒体,新闻宣传形成集群效应
多媒体格局的形成,《林海日报》、中国绿网、手机客户端等相互呼应,新闻宣传形成了集群效应,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作用得到极大发挥。
集群效应是指同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所产生的有利作用,新闻集群效应是指多种媒体在同一新闻事件报道中产生的合力效应。中国绿网对报纸内容的转载,拓宽了报纸新闻信息传播的范围,突破了区域限制,使报纸信息走出林区通过网络传播到了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同时还收到来自各地读者和网民的反馈信息。《林海日报》新闻在中国绿网上不仅可供网民阅读、收听、收看,还可供检索、存储、下载、剪辑和转发,大大缩短了传统媒体和受众之间的距离。而成立于1953年的《林海日报》,经过60多年的发展,几代报人的坚守努力,已是大兴安岭林区的一个文化品牌,在区内外广大读者中有着较高的知名度,是全国二十强企业报,自1995年始连续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企业报,积淀了深厚的公信力,保证了新媒体内容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实践证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各取所长,优势互补,深度融合,产生了新闻宣传巨大的正能量效应。
2012年至2013年,在庆祝林区开发建设60周年、北京科技周、兴安杜鹃节、北部原始林区武装三清、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棚户区改造建设工程等重大活动中,《林海日报》与中国绿网有效互动,互为一体,遥相呼应,产生了强大的合力效应。报社记者现场采访、写稿,除报纸刊载外,网站同步发稿,将活动、会议盛况在网站中及时传达给林区网民,浏览量直线上升,报网交相辉映,显示了报网互动的独特威力。
特别是在一些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新媒体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中国绿网除在第一时间发布动态信息外,还精心设计了专题网页,开设了“活动报道”、“本网评论”、“现场图片”等专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林区内外网民进行报道。2014年,中国绿网着力打造网络视频直播、点播平台,视频直播室已经建成,网络视频节目开通,《林海日报》真正实现了办看得见、听得见的新闻,多媒体建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水平。
经过5年的探索和发展,如今的《林海日报》已由过去单一的平面媒体,成功转型为集报纸、杂志、网站、手机客户端、微博和户外电子视屏为一体的多媒体,为林区的新闻宣传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