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点网讯)1996年初,锦江集团经过实际调查,决定建造一个低档的、没有星级的、大众化的酒店,但一切都只是设想。在那个星级酒店炙手可热的年代,要不要冒险开辟蓝海?该怎么做?找谁做?都是问题。
刘国祥:当时正好是百万人游上海,上海市市领导有这个需求,集团领导去看了以后,觉得招待所太破,星级酒店又太贵,客房也少。怎样推一个有舒适度、安全感、价廉物美、适合大众的酒店?这就是它当初诞生的缘由。也是市场规律,到了它诞生的时候了。
带着模糊的概念和做事的兴奋劲儿,锦江之星的创业团队开始了中国经济型酒店的研究和创建。也正是这样一个新兴的充满挑战的事业,给了刘国祥一个新的转折点。
刘国祥:我们的创始人徐总(徐祖荣)找到我。那个时候他是我们综合部的经理,我是在房产部。他说,他要做这件事情,锦江集团在研究的时候我就代表工程部参加了锦江之星旅馆的筹建工作,后来徐总来主负责,他说,“小刘你来,我们一起做一个事”。我喜欢做事,我喜欢有挑战的东西。探索一个行业的新的发展,这才是有意义的事。
带着挑战的信念和做事的心,刘国祥一头栽进锦江之星的创业事业中,成为负责中国第一家经济型酒店建设工程的开拓者。然而,万事开头难,定位、物业、材料、价格……一个个未知问题扑面而来。
首创和研发出来的中国第一家经济型酒店——锦江之星。
刘国祥:首创、研发,在国内至少是没有参考依据的。找对标是一个难度,等于摸索。
应该说当初研发这个东西考虑的细节很多。首先,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东西,没参考。比如说,房型上,床到底是两个一米的,还是九十厘米的,还是只要一个大床。这些东西都是需要探索的。后来我们在国内首推了一个大小床。因为是家庭旅游,我们在想一个问题,怎么样来低成本地解决客人的出行入住,又不影响他们的体验,然后这个产品又比较普适性,我们就想到一个大一个小。这种房型是比较普适的,机动性比较强。
包括床选择什么样的床屏,床的硬度多少,都是很费周折很待人研究的。要不要床屏,要什么样的床屏,现在大家看上去都已经定型,但那个时候是很费周折的。没有床屏,墙上的耐脏性更差,修复更大;有床屏比较容易打理,还有装饰的效果。后来我们选了防滑板的。事实证明,在低星级的旅馆当中,这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概念。
1990年一开始,我们研究淋浴的时候,我们研究的就是出水的水温、水压、快速度。当时我们体验了一些酒店,因为不专业,放了十几分钟甚至二十分钟(还是)冷水,尤其在大冬天,这是个问题。锦江之星从一开始的第一家店热水出水只要7秒钟,而且水压让女同志感到洗头非常舒服。后来达到5秒钟,实际上在技术上完全可以解决,这就是追求极致的一个概念。
因为是经济型酒店,造价必须控制得非常精准。材料要考虑第一次购买成本、维护成本,还要考虑客户的安全度、舒适度、体验度。在没有对标的情况下,挑选材料已然成为一大难题。
锦江之星的选材方式——讲究真正的品质竞争
刘国祥:在材料的选择上面,因为我们都是星级酒店出来的,对品质、安全、环保,客人的体验度、安全度、舒适度等方面,思考的比较多。
选地板我们会关注到专业的东西:第一,把控它的环保,它的VOC、甲醛,如果这个不过关,再好的地板我们都不用;第二,考虑它的成本,经济型酒店我们选复合地板。但是复合地板因为结构特性,(遇水)会产生一些膨胀,膨胀率一高就翘边,翘边以后就容易磨损,美观度、寿命都会降低。
很简单的一个办法:我们讲究真正的品质竞争。
放在我们的一个鱼缸里泡,这里面有鱼,鱼不死,最起码证明环保性还马马虎虎吧。(泡)除了闻味道以外,鱼也是一个证明,小鱼儿是比较脆弱的,特别是金鱼。泡出来以后,我们挑膨胀率最小的地板。在国内,能够进到国内的,从全进口的到国产的,所有的品牌地板我们都泡过,然后我们选择其中安全度、性价比比较高的,膨胀率又比较合适的,我们每一个东西都会做这种测试。包括家居的面板,我们也是做这个测试,放在水里泡。这个是我们在产品定型选材料的时候,把质量放在第一位的表现。
实际上我不明白很多业主为什么不选择中空玻璃,因为中空玻璃综合成本不高。我们考虑的是综合成本,是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成本,而不是首期,首期买块单片玻璃是很便宜。它的导热性很强,客房马上会产生一个问题。比如这么热的天,要很大负荷的制冷机器才能打冷下来。实际上它的运营成本反而很高很高,舒适度也会降低,也不符合国家节能规范。酒店还有一个问题,它需要隔音,中空玻璃相对来说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当然你也可以二中空、三中空,我们一般选择二中空,这是一个合适度的成本考量。
除了材料的选择,锦江之星在细节上也有一系列“不能破的铁规”。比如,物业必须是一栋独立的建筑物,“有天有地,有前有后”,确保酒店的整体性、安全性和方便性。空调的出风方向与床平齐,这样风不会直接吹到客人身上;窗户斜开,防止雨淋进屋;整体设计采用暖白色,容易使客人进入安静状态。一切细节的研发,均以“人性化”为核心。
一切细节的研发,均以“人性化”为核心。
刘国祥:对细节的研究,是需要有思考、有精力、有体验、有追求的人去做的。比如说空调朝对面开,年轻人实际上是不会有感觉的,年轻人最好是对着吹,越凉越好。但是我们是专业做酒店出来的,之前已经有这方面的积累,像我现在已经有很多的体会了,空调对着我吹,我会觉得怕疼,关节不舒服,那时候我们是集大众、集大成,公司内部进行专业讨论的时候就提出,我们客源当中竟然是那么广,我们应该关注这个东西。不是对着吹,(客人)感受到比较舒适之后,是一个平均温度,配置的空调要求高点,但是这种高,这种投入,我们认为是值得的,是对客人负责任的。
窗户的斜度,我们也是做一个累计的比较。窗户无非几种形式,老美的是推拉窗上拉;中国普通的以前是平开窗,就是横向的推拉窗;还有就是平开窗,这样横过来开出来的。上悬窗很少,因为做酒店窗户几个功能你是要解决的,第一个是通风,第二个是在通风的前提下,要解决它的遮风挡雨问题、密闭性问题。推拉窗,我看过进口的密闭性非常好。国内的推拉窗,它的特性决定了隔音效果不太理想。我们追求客房的宁静度,所以推拉窗我们一般不用。除非它原来的有扇窗户,没有距离了,我们加一层玻璃,这是另一个概念。平开窗的好处是换气量大,下雨天有问题。这些都是细节。上悬窗的好处,后来我们也研究过。还有一种叫内倒内开的,这是德国技术,原来在国外有很多,很普遍,内倒内开就是往里面开,但下雨天也是个问题。下雨天由于南方地区暴雨的关系,打在上面,房间会漏水;有时候下雨天是很闷的,希望下雨天能够呼吸到一些新鲜空气,特别是负离子很多的时候能够吸引进来,是一种很好的享受。而且还要解决一个开启度的问题,安全,怕人家跳下去,这是一个综合考量的问题。所以后来我们选了在我们主打的当中,我们主推上悬这种,它既解决了下雨天的通风、遮风挡雨(问题),平开窗密闭性非常好,也解决了开启度安全的问题。它都可以解决,相对来说比较好。而且,我们的设计结构上,也会考量它也可以全开,主要是考虑维修、清洁玻璃的方便。所以,作为一个酒店人,作为一个筹建人,你原来做过酒店,体验过酒店,而且管过工程又管过维修,有这方面的经历对这个是非常有益的事情。有些人只懂得建造,不懂维修,后面没有去跟踪过,也没有听取意见。我们会有很多的意见,在这方面会精雕细琢一点。
尽管材料、细节设计等问题都迎刃而解,然而在施工现场依旧会有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发生。平时温文尔雅的刘国祥,总是会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时,瞬间“法西斯”上身,跳上去把不符合要求的施工踢掉或用榔头敲掉,绝不心慈手软。
搞工程,是没有太多余地商量的。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刘国祥:搞工程,是没有太多余地商量的。我最大的发火油点,就是该遵守的操作规程,该遵守的节点而且是我们商议好的节点,由于我们自己的失误,或者说某些故意行为而导致的失控,这是我最火的。我可以接受无意的犯错,也可以接受一些能力不够,能力我们可以帮助提高,但我绝对不允许接受捣浆糊。
男人的代名词就是责任,这个责任不单是对家庭、对企业、对社会。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责任的人能干好事情,能干好对家庭、对企业负责的事情。所以说,责任是最重要的。
防燃阻燃窗帘,包括阻燃材料,这个是安全考量,这是必须做到的。着火不阻燃,良心上也过不去。我是基督徒出身,这事情我不做的。
锦江之星要求员工的从业道德是: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以身作则的刘国祥,在第一家锦江之星酒店的工程后期,为了赶进度,整整21个通宵,基本没有睡觉,困了就在工地上打个盹。
刘国祥:我们的习惯就是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做好,尽最大的努力做到,这是锦江人的习惯。
21个通宵是由当时生产产品的缺乏造成的。比如说我们的阀门,我们去买了当时最好的阀门,也是在最正规的商店买的,十个阀门买回来,当场爆了九个,然后我又不得不去修复,还要修复由此引起的后遗症,因为冒水嘛。开始我也不相信。所以产品质量,是要靠社会共同努力的,是一个体系,不是一个个体。只有整个体系都好了,添加物不乱加了,从良心上、从道德约束上都做好了,从自己的生产技术水平上来讲都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真正赶超世界水平。
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外滩著名的“万国建筑”群中,有两座建筑异常引人注目,一座是上海滩当时的地标——和平饭店,另一座则是当时享有“大上海名人社交中心”美誉的都城饭店。
外滩都城饭店以其营造的“都会生活”吸引了当时社会各界名流,包括宋美龄女士、梅兰芳先生在内的名人都曾造访,是沪上当时名流汇聚的社交中心。
2013年,新的都城酒店品牌向外滩都城饭店致敬,将“都会生活”与“艺术风潮”融合,实现完美跨界,推出一种全新的酒店形式——轻艺术酒店。由此,锦江都城酒店品牌华丽诞生。
顺势而生的全新品牌——锦江都城酒店品牌
刘国祥:1997年我们就关注了,我记得我到美国去,我就看了W酒店。2002年,我们就内部提出了,由于种种的原因,2009年我们开始这个项目的实施。因为精品酒店,因为商业机密的问题,一直研究,一直没讲,2009年还是2010年的时候,我们在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上作为正式的推介。我们觉得也该跟行业做一个介绍。
1997年,开始关注精品酒店市场,却选择在2009年才开始项目实施,他们等待的是怎样的契机?
刘国祥:第一个是客户需求在变。随着客人的成熟,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住宿体验的要求在提高。
第二个是市场需求在分化。特别是中国人,还有个爱面子的事情,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他可能也囊中羞涩,住五星级,太大了住不起;住三星级,面子上还不够;住精品酒店,最好的代名词叫个性。你讲个性,可以价格低点,但是面子上不错。这也是很好的一个转换性思维。
第一个是成本。由于现在物价的成本飞涨、租金成本飞涨、人工成本飞涨,原来的经济型酒店投资回报率降低很多,怎么办?简单的涨价行吗?不行,你肯定要提升你的品质、服务的内容增加,才能有提价的理由,消费者绝对不会接受你简单的涨价。
最后一个是发展。我们是一个酒店投资人,我们是一个集团化的品牌,你要发展,如果是一个单一产品,你去做,会错失很多的机会。因为物业我们能选到的都是现成的老厂房、老学校、老酒店,它的物业有它的条件限制、体量限制。比如我们都城,这种很有历史底蕴的;比如我们达华,去做一个简单的经济型酒店,是对这些历史建筑的不负责任。如果这些单一产品,只有放弃,实际上它本身是有社会需求的,同时多产品、全系列产品去参与市场竞争,这是我们考量的。
在“八规六禁”的引导下,星级酒店开启市场化规范;随着物价飞涨,经济型酒店趋于饱和,而中档酒店市场的发展潮如山雨欲来。
在精品酒店市场风起云涌的阶段,品牌定位决定了一个品牌的未来之路。那么锦江都城,为何要定位为“生活美学家,我的生活方式”这样一个“轻奢”风格呢?
刘国祥:实际上咖啡文化也好,什么文化也好,是当中的一种生活文化的体验、艺术的体验。现在16世纪、18世纪这种仿古的奢华的东西,实际上是符合了这种生活的潮流。你要做时尚的东西,要跟得上这种时尚的节拍。“轻奢”实际上相对来说,是能够提供客人愉悦度、体验度的一个表现方式。太高的奢华,贴金贴银,那是土豪,那不是我们的追求;但是在感觉上有一点点小奢侈,这种小奢侈是其本质的表现,是在它的气味上的一种表现,甚至于对客人安全度的极致追求也是一种奢侈。那么我们讲“轻奢”,主要是在外表上,由于这个地段包括之前的达华,这种经典的酒店,它是有很深厚历史底蕴的基础上,那么做普通的酒店实际上对它来说是一种亵渎,但是你纯粹复制它之前的复古元素,也是不符合现代潮流的。那么你把16世纪、18世纪、路易十几风格的这种东西贴上去,无论从它的舒适度,从它表现出来的客人的接受度和世界的潮流,都是不合拍的。我们锦江人要做的就是符合国际潮流,包括“保护建筑”也是符合国际潮流的保护,而不是简单的“修旧如旧”。“修旧如旧”是要通过新的古典和现代的结合去做的,否则就是造一个复古的简单的假古董,那还不如不造。这也是很不好的一种现象。小“轻奢”是一些心理上的暗示、体验,也不是要太奢华,也不是说要太多的风格,不是这个概念。
在“轻奢”风格引领下的每一家锦江都城酒店,都有着不同的风格和魅力。
在南京路这个地段,外滩号称是远东的巴黎,十里洋场,当初是远东最好的地方,它所遗留下的东西,我们力图恢复。它有的是外面的热闹,热闹和里面要做一个对比。从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到里面的轻度奢华,宁静会所的感觉。就像进入一个剧院的感觉,你会感觉自己很高雅,两种感觉完全不一样。
达华是另外一种,达华是田园风格的都市俱乐部。它比较放松,但是你还能看到它在追求上海老客人的韵味。你看它的绿色,是通过环境的绿和当中玻璃的绿,交相辉映,从自然和精雕细琢的对比,淡色系的家居给人一种放松感,更适合一种庭院风光,都城风景。
这些东西的表现,都是服从于客户体验,创造客户体验,引导客户体验的。这是我们作为投资人、建造人要考虑的。
锦江都城经典系列主要由一些极具历史文化底蕴的老建筑酒店改造而成。它是如何将历史建筑的“古韵”,与酒店品牌的“轻奢”完美融合呢?
酒店是一个综合体,是硬件与文化底蕴的完美融合
刘国祥:这需要改造人、投资人的底蕴。这需要投资人特别是参加设计的人,自己的品味要够,对产品前沿的领悟能力也够。这方面可以看看国外,看看国外精品、小奢侈品专卖店的装修风格的演变,看看酒店行业风格演变的历史,也可以看看别人在这些古建筑当中的保护理念和手法。特别是自己的,你不能指望一个土豪去做一个很有品味的东西,他可以抄袭,但他绝对做不出一种韵,这种韵是需要时间历练的,需要文化积淀的。
中国元素衍化的最好的不是中国人,现在跟上来了,绝对是老外。一把中国的太师椅,它可以化成其它各种颜色,它的时尚度一下就提高了。老外做中国元素,在一个酒店一个客房,它只是一个点缀,这个点缀服从于整体的风格,这才是跟我们的巨大区别。如果原版照抄某些风格,原本照抄古典元素,中式元素全部堆在一起,那还是原来的东西,不是时尚,充其量是传统。
一些对比,一些冲撞,一些交融,特别是传统当中的一些传统元素,优秀元素的比例控制、传播、应用,这是需要一些功力的。这个酒店大家看到,一些酒红的元素,在过渡上有呼应,有恰到好处的体块和比例,它有光晕的变化,有材质的变化,这是很难讲的。就像一个贵族,同样穿一件衣服,在贵族身上穿就不一样,这有气质的表达,气场的传递。我们也是力图通过这种气场的传递来做,通过整体的搭配来传递一种气场。
在刘国祥眼里,占据了繁华的城市地段,融合了国际潮流的设计,保留了最具韵味的古老建筑,这些都不是锦江都城的核心竞争力。
刘国祥:看看精品酒店,大浪淘沙,前浪很多死在沙滩上。为什么?只有设计,没有服务,没有理念。
一个产品,一个酒店,是一个综合体验。硬的东西是很容易模仿的,但软的东西是绝对难做到的。我看了很多世界上的酒店,大多数没有服务特色的酒店,基本上都消亡了。在上海也能看见,香港也能看见,有很多是大牌设计师设计的,过来几年以后没有了。因为你光靠设计,总有审美的疲劳度。住宿还是要靠体验的。比如对客人的服务态度,特别是服务特色,你的特色东西才是有效的长续经营保证。
我们打造这个酒店,不但是一个客房,精品酒店我们讲是一个社交的文化,生活美学家是它的一个综合名称,但是它的艺术人生的、在艺术上的体验度的追求,是我们更要着力打造的。像我们这里,我可以告诉你我们的下午茶,由下午茶衍生出来的社交文化,我们的餐饮,我们不打造大餐饮,但是我们打造极致餐饮。也许不久的将来,这里是上海一流的牛排馆。因为从经营的角度来讲,精品酒店不可能做大而全,但是少而精是必须的。你的配置,客房用品、服务,这些小而精,少而贴切,轻而贴切,贴切而亲切,那是你要做的。所以我们在服务上也要有一些特色的东西。锦江有极致追求的理念,无论是它的口味、品味、质量、责任心方面,我们都是极致追求。
带着一份“极致追求”的理念,锦江都城在仅仅半年时间就突破了50家门店,预计未来三年内将突破100家,并且将和锦江之星一样考虑进军海外市场。
海外市场拓展重在坚守品质、遵纪守法
【刘国祥】走出去是必然的。那么多的中国人要出去,现在算算人口,每年多少亿人出去,有很多人出去就带着一大包一大包的方便面、榨菜、老干妈。我也看到一个专门接待中国人的酒店,生意爆满,房间也就一般。它提供什么?提供了粥、两罐榨菜、油炸花生米、一个腐乳,就号称“我是中国菜”。中国人趋之若鹜,满意度一下子就提高了。我观察了它整整一年,通过各种途径,几乎天天爆满。我在反思,也跟很多旅行社的人沟通。他们带很多中国游客去,很多都是安排在中餐厅,说白了,老外的中餐厅实在是难吃,那都是改良的中餐,对于中国国人刚刚出去,是根本不适应的。通过我刚才讲过的例子,你只要增加一点点相似度的产品,它的满意度就远远超过在国内的体会。它的愉悦度也是这样。这就是机会,大家都不做的时候就是机会。
特别是旅游主要目的地,作为行业里面来讲,应该是去占领,去发挥。而且投资回报率绝对不比国内低。
国外酒店市场虽然充满机遇,却也充满了未知的挑战。刘国祥认为,品牌输出前,人才培养、制度适应、管控体系、退出机制等准备必不可少。
刘国祥:海外市场第一步出去,品质的一炮打响很重要。第二个,懂得当地的法律规范很重要,你的产品要适合当地的规范,尊重当地的法律。只有在国内坚持了品质,不是靠非常手段来经营,而是合规的手段经营的公司才能适合那边。到国外跑江湖很难,风险很大。有些劳工制度、劳工法律体系你不一定懂,一口水呛进去,很多酒店都是这样呛死的,包括各种投资,你要懂当地的法律,适应当地的法律。
出去的时候,成本考量跟国内是不一样的。不建议马上一步、大跨步去开,你要大跨步地开也可以去收购,收购如何掌控?理念的碰撞。最简单的,我说我们锦江所有人都是劳动模范,至少在工作时间上面,我们觉得加班加点很正常,一起好了我才会好,这个是我的责任,我应该把事情做好,我没做好之前我为什么要赶快回去。老外不是这样,星期六星期天了,下午五点了,我一定下班的。有些地方该喝下午茶就喝下午茶,要关机就关机,他就这个习惯,你要遵从他,他也没错,他可以告你的。所以这种理念性的东西准备好了吗?还有就是我们的理念是不是一定比别人先进,在没有先进的时候你怎么来接受别人,尊重别人,融入别人。
还有你的服务支撑体系够了吗?你的服务当中标准出去以后,是要服务的,不是输出就可以,要跟踪,要落地的,有些标准在当地能不能实现?越是低档的经济型酒店,越讲究统一性,就像麦当劳肯德基一样,它不是最好的,但是它知道我花钱拿到什么东西,这个东西在当地有没有可实现性。没有可实现性你怎么做,这是一个落地的问题,也是一个成本低考量的问题,否则人家凭什么来加盟你。如果因为你个性的特质造成人家加盟造价很高,投资回报哪里来?那么它就会不遵从你的品牌标准,不遵从你的品牌标准,差异度太大的话,那你的客人的认知度就会很差,反过来会影响你的客人体验和品牌的认知度,这都是相辅相成的。
所以,在这方面,人才培养、制度适应、管控体系,包括退出机制,都要关注。没有考虑退出机制,就茫茫然进去,基本上死的多。
尽管对于市场,刘国祥踌躇满志,然而在施行的过程当中,政府的规范、投资人的成本拷问、激烈的市场竞争,都给其带来了重重困惑。
刘国祥:我们是国营体制,我们必须走一些标准化的国家规范的流程,我一点都不排斥,但是我讲的是我们由此而引起的一些跟民营体制当中的不同困惑。
我们跟民营企业竞争,我们是残废人跟健康人跑奥运会,我说我不跟你们跑刘翔的100米,我们比赛比脑力竞赛,就说我们在脑袋瓜子上要领先,你的产品领先,你的理念领先,你的服务精准度精致度比别人高,你才能真正占领市场。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现在的物业性质,它不是商业的,现在这些东西是按照国家的规范,按照国家的政策,我们李克强总理推导的是要发展经济,但是相关的也有些职能部门也不错,因为各个角度不一样。他说你的房屋性质不对,不是商业用房,你要去变更手续,符合商业用房以后,才能来报建,因为我必须要报建。那我就困惑了,别人是备案子,没有问题的。我是全部程序,没有这个准生证,我是不能让孩子出生的,那么怎么办。这就要用智慧,要有政府的沟通,这些都是要花时间的。
第二个困难,我们对品质的追求与坚守,在“劣币驱逐良币”社会中的困惑。最近这段时间,什么粉、什么病,著名的国际公司都会不自觉地、失控地被曝光,这实际上是一个良心的问题,是一个坚守的问题。但是我们很困惑,因为我有投资人,每个人的角度不一样,在问题没有暴露之前,他会讲,“为什么他可以这么做?他可以花这个钱这么做,你为什么做不到?”
我讲了几点:第一,锦江对环保那是绝对地注重。我们在一般的标准当中取了最高标准。无论从家具、细节的涂料、地毯,我们都有严格的要求,近乎苛刻的要求,由此,肯定会增加成本。我们对安全很欣慰,在汶川地震时,锦江之星没有任何结构性的破坏,只有一些很细小的个别裂缝。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在任何地点任何改造当中,锦江之星坚持了结构安全,而不是事后买来的。我这个是事前真正的检测,真正的架构,达到当地的标准。这是花钱的,花时间的。但是我们坚信这是有回报的,而且是对得起良心的。
还有,目前我们也碰到了一些发展的瓶颈。这些瓶颈是什么呢?很多是不择手段、不计成本去抢物业。你怎么来适应?怎么参与这个竞争?你也不能曲高和寡,阳春白雪,怎么来坚持品质,再坚持核心理念的基础上,通过技术进步、管理进步、效率提高,来参与其中并降低成本,这是我们要做的。
刘国祥,是中国第一批酒店人的缩影,他们热爱酒店业,在自己的岗位上务实又专注地工作和研究,用青春和心血浇灌出中国酒店业的发展之路,也塑造了中国酒店人的精神风貌。
锦江之星,中国第一个经济型酒店;从锦江之星到锦江都城,是中国酒店品牌创业发展之路的一个缩影。从无到有,从借鉴到创新,在创新中升级。探索和创新,是渗透在中国酒店人和中国酒店品牌骨子里的精神因子,它必将引导中国酒店业走向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