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热的夏天,习太极以静心。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身蛇形太极拳走进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为响应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的武术比赛,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近日开办了龙身蛇形太极拳训练班,学习由瞿荣良老师创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身蛇形太极拳。执教者为龙太极总部教练邵长华。
大家积极准备,学习气氛热烈,课后还建立微信群进行技术咨询和讨论,学习氛围其乐融融,大家都很感谢龙身蛇形太极拳总部将这套传导健康、养生理念的好拳法带到卫生系统来供大家学习。
在当今市场经济和环境中,激烈的竞争,快节奏的生活,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强烈追求物质生活的欲望给人们增加了无形的压力,加上炎炎夏日的高 温,使一些人的心态浮躁得宛若汤煮,身上或多或少充斥着匠气、俗气、躁气,心烦意乱者有之,神不守舍者有之,着急上火者有之,归根结底就是缺少一些静气。
龙身蛇形太极拳向往、引领者一种:宁静才能致远,平心才能静气,静气才能干事,干事才能成事。涵养静气的过程,就是在追求一种平衡,营造一种和谐,积蓄一种底蕴,成就一种境界。
胸怀静气——才能保持清醒头脑,深谋远虑,鉴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
胸怀静气——才能真正淡泊名利,心态平衡,不为进退滋扰,宠辱泰然不惊;
胸怀静气——才能做到志存高远,心忧天下,不为成绩骄傲,不为挫折沮丧;
胸怀静气——才能把握心理健康,明白事理,可以知荣明辱,可以心无旁骛;
胸怀静气——才能勇于不计名利,追求卓越,高不孤方自赏,低不自抱自弃。
养一点静气,我们遇事时从容不迫,举重若轻;养一点静气我们无事平和超越自我。不歪不斜、不骄不躁、不卑不亢、不偏不倚、杂气自去,静气自来。浩然处世,静气养身,在平凡的生命历程中发掘真我,为平庸的日子增添一抹亮色。
静气,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也是东方智慧之一。诸葛亮给他儿子写信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 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是诸葛亮一生的体会。细细品味,'静气'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的句子,原是出自晚清风云人物翁同和的一幅对联。这幅对联要告诉人们的道理是,自古以来的贤圣之人,也都 是大气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之事,越能心静如水,沉着应对,静气是一种应急的态度。也就是说在重大事件发生时,不是紧张慌乱,自乱阵脚,而是情急智生或 从容应对,所以说,静气是一种主观性极强的态度。在生活中,有许多人总是为别人的评价而生活,在被动中死要面子活受罪,而有的人则不然,依然我行我素,走 自己选择的路,这样的人则最能成功,一位著名画家说:“宠辱不惊,看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抒”。这就是一种处世态度所产生的人生境界了, 虽然这种境界很难达到,但是,在失意和迷茫时细细品味,会豁然开朗的。
凡大事面前有静气者,反映出他修炼道行的深邃,大事且能以静制动,小事更是拿得起放得下,静气决不是柔弱,比如韩信胯下之辱,看客们无不哈哈大笑或为之鸣不平,而韩信却无所谓,这是多么大的气度。
“静气”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爱恶憎,在一定的环境中某种情绪总是要表露出来的,这就是人的本色。 “静气”不可强求,静气源之于定力,我国的佛道儒,都特别强调修身先修心,佛之禅定,道之身定,儒之心定,都强调的是定力。“静气”需要修养,需要自己去 历练和积累,“静气”不是与生俱来的,是每个人后天成长的产物,所以,有高有低。
习练龙身蛇形太极拳是舒缓身心的有效途径,中国的太极拳本身对精神系统的锻炼价值在于太极拳要求“心静体松”,是对练习者的一种精神修复与压力补偿。锻炼过程中,运动以外的神经中枢区域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平时由于紧张造成的消耗获得“补偿”,精神上的疲劳得以修复。
在这燥热的夏天,习太极以静心,养一点静气,给自己一片晴朗的天空!万物静观皆自得,人生宁静方致远。心静者方可胜出。
加入邵长华武学院,诠释武绎生活、智慧人生的武侠情怀。
加入邵长华武学院,诠释武绎生活、智慧人生的武侠情怀。
转载请注明出处:www.zgwswh.com 中国武术文化网。为了把中国武术文化网武林动态建设得更好,增加网站原创性内容及信息的权威性,让我们更周到的为网友服务,提供更新更好的信息,从即日起诚征好稿。投稿时请给出稿人和作者的单位名称、联系地址、电话、E-mail等,以便及时联系。投稿邮箱:86417297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