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月,也进入了诺贝尔奖颁奖季。此时,网络热词也变了画风,“细胞自噬机制”“物质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即便被各种白话科普,但依然是“字我都认识,放一起我不知道啥意思”。
不过,一路捞导航网(http://www.16lao.com)小编告诉你这些“高冷”的、稀奇古怪的科研成果,已经或是正在变成我们最熟悉的周遭事物,和我们朝夕相处。
自1901年诺贝尔奖首次颁发至今,有许多发明已经走下奖坛,深入了我们的生活,说出来,你全认识。
霓虹灯
都市的夜色如此多彩,霓虹灯的五颜六色是怎么来的?不同于荧光灯、白炽灯、水银灯等弧光灯,霓虹灯是靠充入玻璃管内的低压惰性气体,在高压电场下经辉光放电而发光。
拉姆塞(1852-1916)
1898年6月的一个夜晚,英国化学家拉姆赛和助手在实验室里意外发现:注入真空玻璃管的稀有气体不但可以导电,还发出了极其美丽的红光。拉姆赛打开了霓虹世界的大门,为地球点亮了绚烂夜色。
据小编从一路捞导航网查询获悉,因发现6种惰性气体,并确定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拉姆赛获得了190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彩色照片
黑白照片让我们得以把瞬间的光影定格,而彩色照片则令我们把色彩也留存下来。人类自有彩色照片的那一刻开始,对时光的记忆能力迈进了一大步。
加布里埃尔·李普曼(1845-1921)
很多人都曾为记录色彩而努力,大多数人选择使用彩色玻璃或者彩色颗粒为相片附加颜色,但获得的照片不是缺少细节就是颜色失真,效果不是很理想。法国科学家李普曼另辟蹊径,对黑白胶片做了小小处理,利用入射光和反射光在胶片感光层形成的驻波结构,对曝光时的光线色彩进行选择,让没有颜色的胶片发出了色彩。
这一发明,使我们可以不借助染料和颜料,而是利用各种不同波长的天然颜色来自然成像。
1908年,法国科学家李普曼因发明基于光干涉现象的天然彩色照相法,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光纤技术
无论是无线还是有线网络,都要通过光纤连接到电信公司的机房、连接到另一个城市甚至另一个国家。在这些玻璃细丝里,我们的信息以光速传递,寰宇如一体。
高锟(1933-)
1966年,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开创性地提出光导纤维在通信上应用的基本原理,认为只要解决好玻璃纯度和成分等问题,就能利用玻璃制作光学纤维,从而高效传输信息。此后十余年间,这一设想逐步变成现实,利用石英玻璃制成的光纤应用越来越广泛,全世界掀起了一场光纤通信的革命,第一个光纤系统于1981年成功问世。
2009年,“光纤之父”高锟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以上列出的,只是百年诺贝尔奖的冰山一角。核能、基因克隆技术……有海量获得过诺贝尔奖的重要技术突破,同样在默默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改变这个世界。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一路捞导航网 http://www.16lao.com (责任编辑:王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