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作为此次会议承担国礼级扇品生产定制方的盛风苏扇而言,从苏式特色到国际风范,从传统传承到活化发展,从民族精神到全球文化认同,正是源于他们勇抓机遇变革,主动走在“互联网+文化”的时代之路上,让苏扇这门传统手工行业拥有了更加光明的未来。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引发盛风苏扇对行业新思考
作为苏式文化的代表,盛风苏扇在2017年金砖五国领导人会议上被安排承办扇品定制任务。对于盛风而言这项任务既是对其制扇技艺的高度肯定,又是对苏扇文化的高度认可。此次大会对作为国礼展示的扇品要求极高,这令担任国礼扇品的主设计师——国家级制扇大师盛春老师——在扇品形态确立前期,有些为难:过分背离传统的设计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对传统苏扇符号的简单继承和挪用又将使本次设计丧失时代的个性。在反复思考过后盛春老师决定以传统扇文化为原点, 结合现代流行的图案花色,对其进行再创造, 达到传统文化的“再生”,从而呈现出既“现代”又“传统”的新苏扇。盛春老师以团扇为设计因子进行发散,团扇尺寸过小视觉上会显得拘束不安,尺寸过大又会有冗沉臃沓之感,为了避免两难盛春老师大胆借助现代计算机绘图技术,从几何图形的数学角度分析,利用黄金比例(0.618)原理对团扇扇面形制进行探析,从而寻找出扇面的最佳设计方案。而在色彩设计上,盛春老师希望通过黄色传递给人一种温馨复古的情怀,在不失古典优雅、大气朴素的美感的同时,透过简约的现代设计给观者以现代秩序的视觉体验。
在扇架材质的选择上,盛春老师再次遇到了难题——“传承与变革”成了盛春老师设计要突破的又一难点。一次次推翻设计方案,一次次挑战新的想法,最终盛春老师以老香樟为原材的扇架材质,这些老香樟都是从以前的老房子上拆下来的,它们材质稳定不易变形,很像传统老手艺人背后的匠心精神,二十年如一日只为追求一种极致;此外这种材质很环保,盛春老师希望通过可以用这种方式去表达一种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处事价值观,同时演绎出传统与现代碰撞的艺术冲突感,而这背后反应的是传统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的变革思考。
其实这些年来盛风苏扇一直在寻求中国传统手工业和高度发达的数字信息社会之间的平衡点。盛风苏扇认为破局的关键在于传统文化的创作得与时俱进,主动寻求新的发展契机,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入,利用文化与互联网融合的趋势,将苏扇文化建设植根互联网,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崛起。
互联网将是盛风苏扇新的起点
盛风苏扇多年来对于古法制扇工艺的坚守可谓苛刻,其是现今市面上唯一一家能用古法生宣制作扇面的扇厂,因而盛风苏扇生产的扇品已被确立为固定国礼用来招待和赠予外宾,如今盛风凭借着这份不合时宜的坚守使其在行业内获得高度认可。但是盛风的理想远不止于此。固步自封不算传承,唯有顺应时代潮流,谋求新的发展路径,才能使盛风苏扇长青不倒。产业转型道阻且长,盛风苏扇要迈出的第一步是利用好互联网资源。盛风苏扇以电商为依托平台,促进扇品向线上转型,完善展览、销售、消费服务等薄弱环节,逐步改善传统手工作坊生产、管理和经营模式,同时利用互联网不断检测全新的市场需求,在兼顾高层次的艺术审美需求的同时,创造更多产品和服务本身的价值体验。盛风苏扇兼顾建立专业推送平台,推广市场喜闻乐见的信息,分享苏扇文化,点对点精准营销,基于这些互联转型,盛风苏扇迎来了更多的发展商机,受到了诸如《天涯明月刀》等知名IP、湖南卫视等主流媒体的青睐。我们相信随着盛风苏扇,将传统文化与互联网不断融合,未来汉文化的真正崛起指日可待。科技变革文化兴,正是传统发力时。
盛风苏扇
盛风苏扇(前身是苏州凌云工艺扇厂)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坐拥2500平米的半展示型数字工业基地,由胡建忠先生和国家级制扇大师盛春老师于1997年创立,以传统苏扇手工技艺为基础,集扇文化策划、创作、定制、研发于一体的综合型数字创意企业。“盛风”品牌苏扇更有“国之宝”荣誉称号,并作为固定国礼赠送国外领导人。同时,公司拥有以国家级制扇大师盛春老师为核心的产品设计团队,20年来,其制作的扇品屡次获得“中国文房四宝”金奖,“国艺杯”“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等多种奖项。在未来,盛风苏扇将会更加积极的参与数字创意产业,和寻求更多的跨界合作可能。欲求更多详细信息可以关注盛风苏扇微信公众号:盛风,或官方微博:盛风苏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