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两会已完美闭幕,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政策动向、代表委员们的议案、提案方向,都将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风向标,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今年“两会”,有关新能源车的议案、提案中,“立法”、“机制”、“体系”、“法规”和“管理”这样的词,相较于往年来说,更加频繁地出现,而类似于“补贴”这种前几年被提及的高频词,在今年的“两会”上,出现的比例却陡然下降。这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经历了先期的“普及”期后,正在慢慢进入“规范”期。
过去五年,国家重拳整治大气污染,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30%以上;同时,不断提高燃油品质,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2000多万辆。在此基础上,报告关于2018年的工作建议中,第四条提出“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此间一项内容正是“推进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
报告提到今年目标时指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我们可以预判:国三乃至国五柴油货车或将大范围的加装DPF,以利于提高尾气排放水平;针对一些老旧车辆,各地或陆续出台补贴,以促进提前报废国三甚至国四车型。
今年,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新能源汽车与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材料等产业同时被“点名”,国家对其重视程度之高可见一斑。
在政策的强力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过程将被加速缩短,这同时将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与此同时,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下,未来的新能源车市场必定会形成“大浪淘沙”的格局,占据先发优势的优质新能源车企将迅速突围而出,做大做强。把新能源汽车租赁纳入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是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带到今年全国两会上的建议之一。赵皖平建议,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探索建立包括停车优惠、用能优惠、减免高速公路过路费等刺激租赁的消费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初创租赁企业予以税费减免或优惠,对新能源租赁汽车给予加速折旧等折旧优惠政策。
从此次“两会”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来看,代表们已经关注到新能源电动车在细分领域对传统汽车的“渗透及替代”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开始呼吁相关政策支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待相关政策落地,像五龙电动车这样,在细分领域占据先发优势的新能源车企将获得巨大的发展机会。
仔细梳理此次“两会”代表委员们的相关议案、提案、建议不难发现,代表委员们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关注问题不断深化,但归根结底还是两点:如何解决充电问题、如何提升续航里程。据统计,今年,在10个关于新能源的提案中,有6个都是有关电池方面的提案。全国政协委员、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提出加快基础充电设施建设。全国人大代表、合众汽车创始人、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方运舟提出加大农村充电补贴。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公交集团有限公司客服中心副主任、党支部副书记李祥斌提出加快研发锂电池快充技术。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金山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蓝闽波:进一步优化电池梯次利用和储能应用的补贴政策。毫无疑问,这些议案、提案一旦落地,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利好不言而喻。举例来说,在代表委员的连年呼吁下,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在不断推进。
据中汽协统计,截至2018年2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244023个,较1月新增公共类充电桩66053个。从2017年3月到2018年2月,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7746个。以这样的速度,相信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很快便不再是问题。两会期间,工信部部长苗圩明确表示,现阶段工信部正抓紧确定国家新能源汽车在2020年后的占比,2019年、2020年两年的占比要分别达到8%、10%。这一目标远超此前预计的5%、6%的市场占比。市场分析人士表示,这意味着自2018年起,新能源汽车产量、销量增速均将大幅提升,今后三年行业将迎来新的爆发期。
发展智能产业,拓展智能生活,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未来的商用车领域中,自动驾驶技术、人工智能科技可能迎来更迅速的发展。